去年美國政府通過了一個很有趣的法案,耗資1千億美元,讓美國的消費者可以把健身房的會費、某些運動器材的費用拿來減稅。該法案擴大健康儲蓄帳戶,希望以醫療扣除額的方式鼓勵民眾改變生活方式。
簡單來說,這個法案的目的就是要鼓勵美國人多運動。該法案立意良善,也獲得不少支持,但也有反對聲浪,認為財政激勵措施雖然會帶來更健康的選擇,但這對生活在高壓、忙碌環境下的民眾來說,未必是好事。
你可能會笑,鼓勵人們運動很好啊!為什麼說不見得是好事?原因在於「匱乏性」,你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寬裕的金錢、沒有充沛的精力,這些都可能會導致法案的目標難以達成。
生命中的匱乏,意味著我們很難花更多心思在生活的其餘部分上。這種生命中的匱乏稱為「認知頻寬稅負」,會造成人們難以做出有益健康的選擇,以至於無法過著健康的生活。
什麼是認知稅?
「認知頻寬稅負」(Cognition Tax),又稱「認知稅」,如果金錢或時間很少,你必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必須完成才能活下去的事情上,因為解決這個問題很重要,但卻無意中排除了其他對於長期發展很重要的事情。貧窮不僅僅是缺乏資源,更是一種特定的心態,因為金錢的匱乏而耗盡了你的精神資源。
你可以把自己想像一成一台電腦,當某個程式不停運轉,霸佔了CPU,其他程式的運轉可能會變慢,而當CPU使用率高居不下時,電腦會很卡,甚至當機,金錢或時間的匱乏就如同不被察覺的背景應用程式,佔據了你的精神資源。
你可能把大量可以做決策的精神花在要如何找錢、找時間,和花錢、花時間才能度過這一天。
研究顯示,壓力會影響風險決策,貧窮會造成認知力與判斷力的全面下降。因此,為錢發愁的人反而更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越窮的人,認知力越低;認知力越低,在做決策時就會更加短視近利、喪失判斷力,如此惡性循環、加劇窮人認知負擔,就好比對窮人「課了稅」。
經過一天的工作後,許多人即使下班了,仍然必須指導孩子的功課、完成家務、做晚餐,沒有足夠的時間運動,現代育兒似乎無窮無盡,特別是對於職業母親而言,根本很難去健身房或集中注意力來鑽研財務。而有空閒時間和運動習慣的人,即使沒有這些法案,他們仍然會運動、均衡飲食、鑽研保健之道,那些計畫可能會為那些不需要它的人帶來另一次經濟損失。
務必要警覺到你生活中是否有匱乏感
匱乏感從何而來?生活中具體的侷限當然是因素之一,包含我們戶頭裡的存款數、積欠的債務、做不完的待辦事項。但同時也要看我們主觀認知中重要的有哪些:我們心裡多想完成它?買某個東西到底有多重要?這類的欲求是由我們的文化、教養環境、甚至是基因學所塑造而成的。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頓認知心理學教授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在書中寫道,匱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侷限,它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模式(mindset)。
當匱乏擄獲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考。由於它一直盤踞在心頭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會影響到我們該注意什麼、如何評估選擇、如何自我說服,以及最後我們如何決定、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你說:「我每個月賺的錢都花光光,很窮啦!」
首先,收入較高且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確實較容易做出合理的財務決策,但如果不想落入貧窮的惡性循環,就應該改變「覺得自己很窮」的心態。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財富都是有限,即使是最富有的人也不可能買下全世界,再沒錢的人其實也有一定的財務能力,但那些有一定數量的錢卻覺得自己很缺錢的人反而無法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
你說:「我事情很多,沒有時間啦!」
沒有時間,那麼就該分清楚輕重緩急再處理,不重要的事情根本不該佔據時間。管理不好自己人生的人,通常就很難擁有一個好的理財觀。
你說:「我很想擺脫貧窮,但我根本沒錢投資啊!」
還沒學會理財就想學投資,就像剛學爬的嬰兒竟想學走路一樣的不切實際。你的首要目標是先掌握好你的財務現況,並好好學習分配資產,每個月的薪水除了日常花用外,也得分配給儲蓄帳戶,即使你的資產不多,但也可以一邊努力學好理財,一邊累積本金,等理財基礎穩了之後並擁有一筆本金,才來進入投資市場。更重要的是,你必須要想辦法投資自己的專業能力,創造更高的收入。
對於金錢的恐慌會降低我們的前瞻性,並削減執行力。因此關鍵是改變心態、改變行為,之前我們再三強調過緊急儲蓄金的重要性,不只幫你應急,還能避免你在資產或現金突然驟減的恐慌下做出錯誤的決定。
最後,再三強調,強化自己的專業永遠是最好的投資,透過教育、學習增進專業技能或是購買對的工具、軟體,你可以在收入上獲得顯著的成長,更有助於脫離貧窮。
想學更多理財?
除了閱讀台灣ETF投資學院的理財專欄,更歡迎加入上百位學員五顆星評價的《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線上課程,以及鋒哥的好書《養錢練習:10大理財好習慣讓你有錢花》!
作者資料
- 愛錢又愛吃的金牛座,理念是「錢不是不能花,但要花在對的地方」,希望能幫助讀者掌握財務現況,聰明理財。
最新文章
- 理財2019-05-31【理財】3個致命錯誤,讓你退休也難有好生活
- 理財2019-05-31【理財】幫小孩買保險能否扣稅?一次看懂,有哪些「保險費」可以扣稅
- 理財2019-05-21【理財】新手報稅,名詞解釋》一次看懂免稅額、扣除額等各種扣稅內容
- 理財2019-05-16【理財】月光族都是爸媽教出來的?研究:個人財務習慣,父母和環境有關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