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財經新制
1. 房地產: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提供多元利率選擇
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除現有混合式固定利率、二段式機動利率外,108年起新增一段式機動利率(現行為1.68%)。
2. 期貨:訂定股價類期貨契約期貨交易稅徵收率
股價類期貨契約之期貨交易稅徵收率訂為10萬分之2,並取消實施期限規定。
3. 股市:週六補班日,台股不再開市
為因應國際股市,未來若遇到週六補班日台股將不會開盤,2019的週六補班共計有3天,1月19日、2月23日、10月5日,這3天台股都將不開盤,但各銀行仍會開門營業。
4. 保險:擴大微型保險承保對象至家庭成員
為使微型保險更加普及,發揮健全社會安全網功能,放寬微型保險承保對象至各該對象之家庭成員,照顧經濟弱勢單親家庭。
5. 保險:銷售投資型保單給70歲以上長老,必須錄影錄音
保險業務員若要賣投資型保單給70歲以上的長者,全程都需要錄影錄音,且檔案需留存到保單效期後5年,若有違反最重可罰新臺幣600萬元。
6. 股市:上市公司薪資應公布
上市櫃公司申報新增「非擔任主管職務全職員工」薪資資訊,月薪低於4萬元,或年薪未達一定標準的公司,申報時應說明「低薪」的合理性。
2019年理財新制
1. 年薪低於40.8萬,不用繳稅!
108年修正基本生活費比較基礎計算規定,調高綜合所得稅4項扣除額額度,調降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為40%。民眾於2019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年薪40.8萬以下的小資族、雙薪年收81.6萬以下、家庭所得在123.2萬元以下的4口之家,皆可不用繳稅。
2. 無摺存款也要留姓名
若民眾去銀行臨櫃辦理無摺存款的金額超過3萬元,必須如身分證字號、電話、姓名等匯款人資料,以便銀行核對身份,若不達3萬元,只要是非存款戶本人辦理無摺存款,也要加註姓名及電話。
3. 分級調降ATM小額跨行轉帳手續費
個人帳戶轉個人帳戶之轉帳交易採分級優惠方案:500元(含)以下每帳戶每日免收1次手續費;501元至1,000元,10元/筆;1,001元以上,維持15元/筆。
4. 2至4歲提供育兒津貼2500元
2019年8月開始,全國家庭中有2至4歲的孩童可領每月2500元的育兒津貼,若是家中有第3名以上的子女,則加發每月1000元。
5. 統一發票兌獎多元服務措施
統一發票兌獎制度將出現大變革,民眾以往熟悉的郵局不再提供統一發票兌獎服務,實體兌獎通路改由四大超商、全聯、美廉社、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全國農業金庫、農(漁)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等共計1萬3,812個據點提供兌獎。
2019年勞工新制
1. 基本工資調為23K
每月基本工資由2萬2,000元調整至2萬3,100元,調幅5%;每小時基本工資由140元調整為150元。
2. 夜班勞工強制健康檢查
全年度夜間工時累積達700小時以上,或每月在夜間工作達3小時,日數佔當月工作日的1/2,一年有6個月以上者,每年須強制接受健康檢查,且費用由雇主支出。
3. 修正勞退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
配合基本工資調整,修正「勞工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將第19級月提繳工資修正為2萬3,100元、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為2萬3,100元。
4. 國民年金保險費率由8.5%調整至9%
調高國保費率0.5%,由8.5%調整至9%,費率調整後,國保基金每年保費收入預估增加約19億元,以求國保制度永續經營及民眾未來給付權益。
5. 修訂全民健保投保金額分級表
配合基本工資調整,修訂健保投保金額分級表第1級為2萬3,100元,未僱用有酬人員幫同工作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之投保金額申報下限為第6級2萬8,800元,村(里)鄰長投保金額為第12級3萬8,200元;影響保險對象約329萬人。
6. 職災保險費率將調降至0.01%至0.21%
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將由9.5%調整為10%(不含就業保險費率1%)。新修正之「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適用行業別及費率表」,行業別災害費率整體平均費率調降0.01%,從0.15%下修至0.14%,上下班平均費率則採單一費率,仍維持0.07%不變,合計修正後職業災害保險費率平均為0.21% (0.14%+0.07%)。
想學更多理財?
歡迎加入上百位學員五顆星評價的《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線上課程,以及鋒哥的好書《養錢練習:10大理財好習慣讓你有錢花》!
作者資料
- 愛錢又愛吃的金牛座,理念是「錢不是不能花,但要花在對的地方」,希望能幫助讀者掌握財務現況,聰明理財。
最新文章
- 理財2019-05-31【理財】3個致命錯誤,讓你退休也難有好生活
- 理財2019-05-31【理財】幫小孩買保險能否扣稅?一次看懂,有哪些「保險費」可以扣稅
- 理財2019-05-21【理財】新手報稅,名詞解釋》一次看懂免稅額、扣除額等各種扣稅內容
- 理財2019-05-16【理財】月光族都是爸媽教出來的?研究:個人財務習慣,父母和環境有關鍵影響